《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第一本散文集,篇幅都比较短,整个阅读过程可以用闲适两个字来概括。

阅读全文 »

读这本书的起因是看到了豆瓣的年度推荐,之前也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过梁老师的视频,就花了几个小时读了一遍这本书。如果你在知乎上搜索梁永安,你会看到不少人评价他总是把话说得滴水不漏(虚空),不少人批评他讲的都是一些博人眼球的鸡汤。作为一个年轻人,坦诚地说我并不反感这类鸡汤类的文章,倒是想了解一下这位复旦的大学教授能够带给年轻人什么启示。

阅读全文 »

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我只感觉云里雾里,以这本书改编的电影有一个更容易接受的名字 ————《布拉格之恋》,这个名字看似能让我了解这或许是个爱情故事,显然我还是理解错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可能表现在文字上,而重则是文字讲述的发人深省的各重意涵。刚开始读这本书你会感觉这就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你会感到困惑,然而读完整本书你大概会豁然开朗,米兰·昆德拉想通过故事的主人公,和读者探讨政治社会、人性、爱情、生命等话题。
“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

阅读全文 »

这是我读的梁实秋先生的第二本书,与《雅舍谈吃》关注于“馋”不同,这本书收录了描述人间百态、故人旧事的种种往事,除了展现了梁先生内在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志趣,还得以窥见其对回不去故乡的眷恋。

阅读全文 »

我对吃这件事是非常感兴趣的,之前很喜欢汪曾祺先生笔下的老味道,这本书就是从汪曾祺先生书籍网页下的推荐寻到的。之前对梁实秋先生本人知之甚少,但大师作品多少有所耳闻,读这本书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我也很喜欢他的行文风格,读起来如同一位地道的北京人在与你倾诉。

阅读全文 »

这个月一共阅读了四本书,分别是

  • 《考试脑科学》
  • 《苦才是人生》
  • 《成为乔布斯》
  • 《失去的三十年》
    回头看读书笔记的时候又帮自己温习了一遍内容。
阅读全文 »

最近几年的 WWDC 每年都能看到很多 SwiftUI 的新能力,但不能忽略的是 UIKit 框架的更新。

今年的 What’s New in UIKit Session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生产力提升
  • 控制增强
  • API 改进
  • UIKit 与 SwiftUI 混编

我按照业务理解和适配进度的优先级,对 session 内容进行了重新排序和整理,对 @ferhanakkan 的仓库进行了一些改动,以下为我的总结。

阅读全文 »

继上个月分享了一些读书摘录之后这个月也没闲着,一共读了五本书。

  • 《长安的荔枝》
  • 《失落的卫星》
  • 《午夜降临前抵达》
  • 《克拉拉与太阳》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阅读全文 »

最近看社会新闻很是头疼,也想着找一些地方发泄一些情绪,结果发现一旦拿起一本书看烦恼就能够暂时解除,便结束了这个念头。
今年囫囵吞枣读了不少书,早早达成了一个月读一本书的目标。但是很多书读完一遍过一段时间很难再去梳理,可能等同于没读,于是决定将书里的内容摘出来在博客上分享,也方便自己随时回忆。
有些书自己什么时候读完的也不记得了,之后每个月会对自己读的书进行一次整理,这起主要是四本书,《乔纳森传》、《平成十二年》、《UNIX传奇》以及《重走》。

阅读全文 »

去年国庆期间和朋友一起去了趟云南,起初安排的路线是 丽江 -> 香格里拉 -> 泸沽湖 -> 昆明,在旅程中我们从时间和成本上考量,加上路人给予的一些建议,最终的路线是 丽江 -> 大理 -> 昆明

由于工作较忙一直没有时间整理旅行中的见闻,最近在整理博客的时候静下心来完善之前写的日记,花了一下午将六天的经历整理成一片流水账,发表在个人博客上图一乐。

阅读全文 »